中國紅星宣紙掃一掃 關注我們
宣紙博物館陳列了一幅關山月作于1981年的《竹梅圖》,畫中濃墨寫竹,鐵骨崢嶸,似有鄭燮之風骨;以濃淡的強烈對比,盡顯虬曲盤錯的梅干;以點紅、點墨的梅花穿插其間,顯示出寒冬蓓蕾的凌然傲氣。畫面不大,用筆潑辣、奔放、恣肆,畫面簡練處顯示出高度概括。豐滿處蘊藉了“形”“神”的重點關注,筆墨間陰陽虛實巧妙對應,盎然意趣躍然紙上,全局大開大合,樸茂渾厚之氣恣意流淌,無不顯示出畫家絕妙的構思與深厚的功力。
關山月是嶺南畫派的代表人物,擅畫山水、花鳥,畫梅更堪稱一絕。他的梅,無論是墨梅還是紅梅,都表現(xiàn)出“鐵骨傲冰雪,幽香透國魂”的精神。被譽為現(xiàn)代“畫梅第一人”,所畫梅花被稱為“關梅”。他的山水畫也獨樹一幟,與傅抱石、李可染、錢松巖等成為新中國成立后山水畫派代表人物。特別是他與傅抱石合作的人民大會堂巨作《江山如此多嬌》最為出色,成為后繼畫家的楷模。
可能與出生的年代有關,關山月的藝術生涯也充滿了起伏與變數(shù)。30年代末到40年代末,繼承中國寫意畫中水墨為主與古代壁畫中人物畫的方法,同時明顯地吸收西畫的寫實手法,寫實性強,較注重形體刻畫,而不太強調傳統(tǒng)筆墨趣味;50年代到70年代的約30年間,以飽滿的熱情描繪現(xiàn)實生活,作品充滿了濃厚的生活氣息和地區(qū)色彩,還保持著寫實的風格,同時加強了筆墨的表現(xiàn)力和對作品內(nèi)涵意蘊的擴展和深化;80年代后,進一步增加了筆墨、意境等中國畫傳統(tǒng)在作品中的萬分,明顯地從傳統(tǒng)中汲取了更多的營養(yǎng),以山水畫、花鳥畫表現(xiàn)較強的社會意義和精神內(nèi)涵,是對傳統(tǒng)中國畫的拓展,使中國畫在新的時代更具豐富的表現(xiàn)力。
了解關山月藝術生平后,得知他自童年起就與梅花結下深厚之緣,喜歡梅花的傲骨高潔,一生視梅為知己,稱梅為“梅師”“梅友”,梅花自然成為他筆下最常見的題材??v觀生平藝術,畫筆為梅花寫照最多,而成就亦最高。嶺南畫派重視反映現(xiàn)實,親近生活,師法自然的傳統(tǒng)對關山月影響很大,結合他鐘愛梅花,使他筆下的墨梅,一反傳統(tǒng)文人畫的清冷孤寂、清疏淡雅。他以昂揚的氣概為基調,以張揚的筆法為鋪陳。關山月以篆書筆意寫枝干,以雙勾法畫梅花,以沒骨法點蓓蕾,梅花的枝干如鐵,蒼勁有力;繁花簇擁,氣韻生動。迎風傲霜梅花的形象雄渾厚重,在凝重老辣中又見秀麗清雅。正如關山月本人所言:他畫梅花,標榜的是梅花的浩然清氣,表現(xiàn)的是梅花乾坤正氣。既形象地表現(xiàn)出迎風傲雪的風骨,又超越了中國古代文人畫的筆墨情趣,充滿了蓬勃向上的新時代精神與藝術審美情趣。能達到情景交融,意境開闊,是鮮明的時代精神和個人藝術技巧有機結合的典范,也是“筆墨當隨時代”的體現(xiàn)。